您的位置:首页 >打榜 >

全球观点:流感、腮腺炎、麻疹、水痘……这个“武器”都能对付

2023-04-25 21:23:11 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杨孟思 方明礼

“我的宝宝本身就很健康,一定要接种疫苗吗?”

当然。你知道吗?即将过去的4月,省会长沙各大医院,带着孩子来看流行病的家长明显增加,流感、腮腺炎、麻疹、水痘都是高发传染病。


(资料图片)

医生看诊时,多会提到——预防接种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疫苗是阻击各种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应按时完成接种。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湖南省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专家介绍,婴儿出生后,虽可以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其体内的母传抗体效力就会逐渐减弱、消失,如果遇上病原微生物,没有预防措施,感染的风险会逐步增加。儿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后,可以获得对该类疫苗的免疫力,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还可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

针对新手爸妈们关于疫苗和预防接种的一些常见疑惑,专家通过湖南日报记者进行解答。

为什么要接种疫苗,疫苗有什么作用?

很多曾经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通过人群广泛接种疫苗得以控制。比如湖南省已经连续30年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脊灰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又称小儿麻痹症),已经连续19年无白喉病例报告,儿童容易感染的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当前也非常少见,乙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通过接种疫苗,发病率也逐渐降至历史低位。

接种疫苗不仅仅是保护我们自己,也是在保护我们周围的人,如果人群中有足够多的人对传染病有抵抗力,就能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预防接种前需要进行常规筛查?

每种疫苗的禁忌不尽相同,并有其特殊禁忌。接种时可通过询问或简单体检判断一般禁忌,不可能对所有禁忌进行筛查,而且筛查费用昂贵,通常是不推荐接种前对所有禁忌进行常规筛查。在接种疫苗前,主动向接种医生告知受种者健康状况,接种医生根据健康问询提出接种建议。

预防接种有哪些禁忌证?

目前,除接种狂犬疫苗外,接种其它任何疫苗都有禁忌证。通常的禁忌证有:正在患有严重器官疾病,尤其是处于活动期的疾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正在发热;对疫苗成分过敏等,免疫缺陷儿童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在有明确禁忌证的时候,应待儿童痊愈或病情稳定后再接种。

儿童预防接种前家长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带孩子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认定的合格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在接种疫苗之前,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有无急性疾病、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疾患等情形,并在接种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例如,在新生儿接种疫苗前,家长需配合接种人员,做好对新生儿健康状况的问诊和一般健康检查,提供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包括出生时是否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多少,新生儿出生评分情况、有无先天性出生缺陷、是否现患某种疾病等,以便接种人员正确掌握疫苗接种的禁忌证,并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如果儿童因发热等原因,错过了疫苗接种,如何补种?

如果孩子由于发热等原因错过了接种疫苗的时间,应当在症状消除、恢复健康后尽快去当地的预防接种门诊补种。

补种的原则为:没有完成免疫程序规定剂次,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不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每一类疫苗的具体补种情况可咨询接种医生。

为什么有的疫苗要接种多剂?

接种疫苗是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执行。疫苗的免疫程序根据疾病感染风险、临床试验、人体抗体水平变化、科学研究等综合制定。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确定了每种疫苗的开始接种年龄、接种间隔和接种剂次。

根据各种疫苗免疫程序,有的疫苗需要接种1剂,如卡介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有的疫苗需要接种多剂,如乙肝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因为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科学、严格的临床试验,最终确定接种几剂、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因此,各类疫苗的接种应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剂次完成全程接种。

标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