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一页心扉】朱志刚 ‖ 屋檐下的小灵雀

2023-07-29 02:20:16 宁乡市地方志学会

屋檐下的小灵雀


(资料图片)

● 朱志刚

闲来无事,我在自家屋檐下整修出一片小菜地。几年来试着种蔬菜。春夏秋冬忙过不停,松土、播种、施肥、剪枝、浇水、搭棚、防鸟。收获时节满心喜悦,乐在其中。其间尤以防鸟最为有趣。

我读高中在宁乡一中寄宿,一到暑假回家,最不情愿做的事是母亲中午叫我去浇菜地。还说苋菜、辣椒、黄瓜、茄子只有对着大太阳浇水才会更耐高温,长得更加茂盛。

夏日的太阳毒辣辣灼人,双脚踩在泥沙土上滚烫滚烫的。抬头观日,眼冒金星。池塘边柳树叶晒得都卷了筒,几只知了在树荫处叫过不停,一群麻雀在池边浅水处嘻戏、跳跃、洗桑拿。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士”。身临其境使我自然体会到祖祖辈辈从事农耕劳作的艰辛。

我爱人不懂农事,但一看邻居家种植的黄瓜、辣椒、蕃茄、大蒜郁郁葱葱,花团簇簇,果实累累,煞是喜人。催我整土,这才有现今的“一亩三分自留地”。

当年试着种白菜,萝卜,雍菜,大蒜。网上购种子,百度查种植要领,下乡筹肥料。一阵忙乎之后,兴冲冲把种子分类洒到地里。心里默神,不出几日这里将是一片嫩绿,一派生机。

一抬头,我才注意到一群小麻雀在院子里的桂花树枝上跳来跳去,一会儿又跳到草坪里,珍珠似的小眼晴滴溜溜的转动着,好似在看稀奇、看热闹,又像在交流、商量着什么。我几声吆喝,但这群小家伙却无动于衷。只是跳着转转头、换换位、扭扭脖,丝毫没有飞走的意思。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开门直奔菜地。哇噻,全是麻雀在菜地里翻土啄食,洒下的萝卜、白菜仔几乎被啄个精光。

我就不信斗不过小麻雀。于是补种之后网购了一只猫头鹰。这乃百鸟之王。虽为注塑模拟,但绝可以假乱真,那灯笼似的大眼晴炯炯闪光,弯曲似镰刀的喙,锋利似铁钩的双爪,再加上一身灰褐色的羽毛,真是活灵活现,威猛传神。往菜地中间一站,就像一镇守边关的“将军”。一连数日,斑鸠、麻雀均绕道飞行。

可好景不长,我蹑手蹑脚仔细观察,发现一只胆大的麻雀王,站在屋檐边,一双小眼贼溜溜的偷看着“将军”,然后一个飘亮的滑翔与“将军”擦肩而过,稳稳落到菜地另一头,并小心异异往前跳跃。几次试探之后,它竞然跳到“将军”头上站着,叽喳叽喳地炫耀着。之后就不用说了,把刚发芽的嫩苗啄得一片狼藉。

一次下乡,看到农家菜地里在竹杆上用细绳系着光碟,微风一吹,晃来晃去,折射强光。一问才知道这是防鸟高招,最为灵验,因鸟类最怕强光刺眼。回家后立马照搬照抄,倒也有效。但一到阴雨天,这些小精灵还是我行我素。真乃无计可施。

记得我2002年随团去意大利威尼斯水城,导游带我们边看边介绍边欣赏其建筑、雕塑、绘画,确实赞叹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灵动”的水中之城的文化、文明的底蕴。来到一个小广场,看见有成百上千只斑鸠、鸽子在觅食。我从袋里拿出一片面包,立马就有鸽子飞来站在我肩上、手心啄食。人和动物的和谐、互动,这种文明确实值得我们点赞。

我心想,我种菜纯属一种消遣,何必与小鸟争强好胜论短长。我种我的菜,鸟取它所需,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吧。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支持

作者简介

作者先后在宁乡县委办,长沙市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工作,现已退休。

往期回顾

标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