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深耕慈善三十载,这位企业家累计捐赠超4000万元|观速讯

2025-10-20 18:28:00 紫牛新闻

在苏州相城区,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南是一位有口皆碑的爱心企业家。“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好事。”这是王欣南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他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在他的身上,“企业家”与“慈善家”这两个身份正完美融合。


(相关资料图)

从“破局”到“领跑”,三次跨界闯出产业新赛道

20世纪9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王欣南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在相城区渭塘镇创办了苏州新颖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我国覆膜钢板长期依赖进口。他带领团队专攻高档彩色覆膜金属复合板(VCM板)、环保型PET金属复合板(PET板)等产品,一举打破这一被动局面,让“国产替代”在该领域落地生根。

当公司占据冰箱覆膜面板市场80%以上份额、成为行业“隐形冠军”时,王欣南的危机意识却愈发强烈。他果断将目光投向汽车产业,通过技改研发推出汽车金属内外装饰件国产化解决方案——不仅打破国外“卡脖子”困境,还用更优品质、更实价格成功叩开比亚迪、广汽、奇瑞、长安等车企的大门。今年5月,公司还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发布了汽车团体标准《汽车油漆辊涂钢板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树立行业新标杆。

截至目前,公司已手握83项授权专利,先后获评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五星级上云企业。“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稳。”如今,这位“不安分”的企业家,又带领公司再次拓展新版图,将目光瞄准半导体领域,参与投资欣艺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项目,专注于光刻机零部件,向高科技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赤子情怀,累计捐赠超4000万元

如果说实业是王欣南安身立命的“根”,那回馈家乡便是他始终不忘的“魂”。多年来,王欣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渭塘儿子”的身份,坚持将企业扎根在渭塘,把发展果实回馈给这片土地。

当创业小有成就后,1996年,他到当时经济薄弱的渭塘镇雪泾村慰问父老乡亲,眼前的景象深深让他揪心:村里水不通、电总断、路况差。他当即决定,捐赠两台重型拖拉机、一座水塔、一座变压器,并帮助村里硬化道路。他的慈善之路也越走越远:从凤阳村的拖拉机到400米防洪坡,从化解贫困村债务到改善基础设施……在回报家乡的路上,处处都能看到王欣南奔波忙碌的身影,乡亲们也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娘舅”。

王欣南始终将扶危济困、回馈社会作为人生价值追求。2022年,王欣南向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无偿捐赠一台价值2000多万元的3.0T磁共振影像设备,这也是当时苏州最先进的磁共振设备之一。他还自费外聘相关医疗器械专家,并配套远程诊疗资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服务。

不止有一掷千金的大爱义举,更有涓涓细流的暖心汇聚。积极为学校捐建实验楼,帮扶百余名贫困学子,无偿为前来求助的病患垫付医疗费……三十年来,他累计捐赠超过4000万元。

向新而行,再绘发展新蓝图

以实业带动就业,以发展回馈家乡。王欣南先后荣获“八五”全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劳动模范、苏州市十佳民营企业家等荣誉。

如今,年近七旬的他依然忙碌在企业经营和公益事业的一线。在他的新蓝图里,企业将积极布局汽车碰撞假人与家电AI机器人等前沿领域,力争五年内完成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创造利润,更在于回馈社会。”慈善已经成为王欣南的生活习惯。但在他心里,最期盼的还是未来能有更多的企业家并肩而行,一起播撒爱心种子,让这份温暖生根发芽。“希望我能成为新一代年轻企业家的表率,和大家一起为社会多做贡献。”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王欣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他点赞。

通讯员 杨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

校对 陶善工

标签: 最新资讯


        
精彩推荐